防非方法 | 防非錦囊匯編(二)
時間(jian):2024-04-15 08:55瀏覽次數:6128來源:河南省司法廳
①以“看(kan)廣(guang)告(gao)、賺外快”“消費(fei)返利”為幌子的;②以(yi)境外投資股權(quan)、期權(quan)、外匯、貴(gui)金屬等為幌子的;③以投資養老(lao)產(chan)業可獲高額回報(bao)或“免費”養老(lao)、“以房(fang)”養老(lao)等為幌子的(de);④以(yi)私募入股、合伙(huo)辦企業為幌子,但不辦理(li)企業工(gong)商注冊登記的;⑤以投資(zi)虛擬貨幣、區塊鏈等為幌子(zi)的;⑥以(yi)“扶貧”“互助(zhu)”“慈善”“影視(shi)文(wen)化”等為(wei)幌子的;⑦在街頭、商場(chang)、超(chao)市等(deng)發放投資理財等(deng)內容廣告傳單的(de);⑧以組織考察、旅游、講座等方式招(zhao)攬老(lao)年群眾的;⑨“投資、理財”公(gong)司、網(wang)站(zhan)及服務器在境外的;⑩要求以現金方式或向個人賬戶、境外賬戶繳納投資款的。
四看。一看融資合法性,除了看是否取得企業營業執照,還要看是否取得相關金融牌照或經金融管理部門批準。二看宣傳內容,看宣傳中是否含有或暗示“有擔保、無風險、高收益、穩賺不賠”等內容。三看經營模式,有沒有實體項目,項目真實性、資金的投向去向、獲取利潤的方式等。四看參與集資主體,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體。
三思。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該產品及市場行情。二思產品是否符合市場規律。三思自身經濟實力是否具備抗風險能力。
等一夜。遇到相關投資集資類宣傳,一定要避免頭腦發熱,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見,拖延一晚再決定。不要盲目相信造勢宣傳、熟人介紹、專家推薦,不要被高利誘惑盲目投資。
來(lai)源(yuan):河南省司法廳
